博客文章 | SMEHERO

Xnip2023-01-10_07-11-34.jpg

10 1 月, 2023by itsupport0

 

▲ 【中港通關】內地1月8日起恢復中港通關 港人北上須持48小時內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陰性結果

中港通關終於落實!中國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發布《關於優化內地與港澳人員往來措施的通知》,優化內地與港澳人員往來措施,自1月8日起實施。

一、遠端檢測

  • 自香港入境人員,憑行前48小時新冠病毒感染核酸檢測陰性結果入境,將檢測結果填入海關健康申明卡。

  • 自澳門入境人員,如7天內無外國或其他境外地區旅居史,無需憑行前新冠病毒感染核酸檢測陰性結果入境。

二、入境檢疫

  • 不再對自香港入境人員實施全員核酸檢測。對健康申報正常且海關口岸常規檢疫無異常者,可放行進入社會面。健康申報異常或出現發熱等症狀人員,由海關進行抗原檢測。結果為陽性者,若屬於未合併嚴重基礎疾病的無症狀感染者或輕型病例,可採取居家、居所隔離或自我照護,其他情況提倡盡快前往醫療機構診治。結果為陰性者,由海關依慣例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衛生檢疫法》等法律法規實施常規檢疫。
  • 對自澳門入境人員的檢疫措施維持不變。

三、內地與港澳客運航班

  • 恢復在香港、澳門國際機場轉機/過境進入內地服務。取消對香港、澳門來往內地航班客座率限制,逐步有序增加航班數量。簡化機場入境航班處置流程,提高機場運行效率。加強重點城市航班接收能力建設。各航司繼續做好機上防疫,乘客乘機時須佩戴口罩。

四、簽注辦理

  • 恢復辦理內地居民旅遊、商務赴香港簽注。

五、口岸運行

  • 逐步有序全面恢復內地與香港、澳門陸路口岸客運和水路客運,為出入境人員快捷通關提供便利。

六、出入境旅遊

  • 根據香港、澳門疫情形勢和各方面服務保障能力,有序恢復內地居民赴香港、澳門旅遊。

Untitled-design-1.jpg

23 12 月, 2022by itsupport0

香港正從疫情中逐步復常,各行各業亦開始積極準備擴充業務或進軍海外市場。然而,不少中小企於疫情下仍努力維持營運,營運儲備經已所剩無幾,貸款成為解決資金周轉問題的有效方案。然而,面對持續加息導致借貸成本增加的挑戰,中小企需要更精明審慎地選擇合適又靈活的貸款方案,只要學識以下三招中小企貸款必殺技,再下載資訊豐富及實用性的App「中銀商聚」,就可令申請貸款更事半功倍!

第一招:善用商業替代數據加快審批貸款

中小企整理貸款申請所需文件的成本較高,而且未必有足夠業務/財務資料申請貸款,他們有甚麼方法可以更容易地成功申請貸款呢?

中銀香港於2022年中推出「中銀收單商戶貸款計劃」,只要是正在使用BoC Bill 綜合收款服務的中銀香港中小企客戶,就可申請「中銀收單商戶貸款計劃」。客戶憑BoC Bill電子交易數據即可申請貸款,毋須提供財務報表或貸款抵押品,大大簡化貸款申請程序。同時可以特惠利率申請透支額度或分期貸款,貸款額更高達港幣400萬元,提供即時支援,應付資金上周轉所需,讓業務發展更靈活。

第二招:中小企融資擔保計劃 應付業務需要提升生產力和競爭力

如果需要較大額資金應付業務營運及發展需要,可考慮由香港按揭證券有限公司推出的「中小企融資擔保計劃」。此計劃下的「八成/九成信貸擔保產品」的貸款額可高達港幣1,800萬元,貸款年期亦長達7年。截至2022年12月2日的累計數字,「中小企融資擔保計劃」內「八成/九成信貸擔保」已批准31,068份申請,已獲批貸款金額高達港幣1,168億元*。

中銀香港是「中小企融資擔保計劃」的貸款機構之一,為中小企提供靈活及切合業務需要的貸款方案,更可免手續費及可享高達港幣10萬元的擔保費資助。「中小企融資擔保計劃」申請期至2023年6月30日,有興趣申請的中小企要盡快把握時間。

第三招:無需親身辦理小企貸款 簡單三步完成線上申請

中小企做生意日理萬機,未必有時間事事親臨分行辦理,為方便中小企申請貸款,客戶只需簡單三步即可於線上平台完成貸款申請,中小企資金周轉話甘易。

現時經網上申請「中銀收單商戶貸款計劃」或「八成/九成信貸擔保產品」更可享高達港幣1,300元現金回贈。想申請中小企貸款的話就不要錯過這個網上優惠!

獲批貸款當然要懂得善用,額外送您一招:下載「中銀商聚 BOC Connect」流動應用程式兼註冊成為會員,一APP在手,不論您是否中銀香港的客戶,都可隨時隨地掌握市場最新的營商智慧及資訊,更有視頻節目分享熱門話題及企業故事,同時,用戶亦可透過APP內的「服務申請」功能,進行線上開戶或貸款申請,滿足不同階段的業務發展需要。


1208_us_1024.png

11 12 月, 2022by itsupport0

瑞銀發布《2022年億萬富豪報告》,指在動蕩不定的環境下,全球億萬富豪總數略為減少,截至3月,有2,668位億萬富豪,相較去年的2,755位少87位。

亞太區的億萬富豪人數仍然最多,但其人數跌至1,084位,較去年減少59位。就總財富而言,亞太區為第二大地區,總財富下降近10%至4.2萬億美元。

中國億萬富豪總財富跌兩成

中國億萬富豪人數由去年的626位跌至540位,按年少86位,總財富按年跌兩成至2萬億美元。而香港億萬富豪人數由去年的71位跌至67位,總財富按年跌14.5%至3834億美元。

不過,印度的億萬富豪人口蓬勃發展,該國在2022年超越英國成為第五大經濟體。截至2022年3月,該國擁有166位億萬富豪,去年為140位,按年升增18.6%,總財富亦增25.7%至7498億美元。

美國仍是億萬富豪人數及總財富冠軍

美國擁有全球約三分之一的億萬富豪,從2021年的724位增至735位。總財富增長近7%至4.7萬億美元。而西歐的財富總值持平,為2.3萬億美元,億萬富豪的數量從474位按年減少至467位。

今年,有360位億萬富豪的財富跌至10億美元以下,另外273人則在其上。億萬富豪的總財富從2021年的13.1萬億美元跌至2022年的12.7萬億美元,按年跌3%。然而,由於資產價格下跌,從2022年3月起,億萬富豪的總財富及人數或會進一步下降。


Xnip2022-11-26_12-11-22-1280x617.jpg

26 11 月, 2022by itsupport0

卡塔爾2022世界盃在一連串行賄貪瀆疑雲、外勞人權工殤等醜聞下開幕,而且Netflix還加上一腳,將一套名為《FIFA揭秘:足球、金錢與權力》(FIFA Uncovered)紀錄片即時上架,顯然要給FIFA難堪。

本片內容將從權力鬥爭以至國際政治,深入探究國際足球總會的各個面向,同時揭露該組織錯綜複雜的歷史糾葛,以及舉辦世界盃的代價,包括圍繞上一屆和本屆世界盃申辦時,FIFA涉及的黑金醜聞。

▲ 從權力鬥爭以至國際政治,深入探究國際足球總會的各個面向,同時揭露該組織錯綜複雜的歷史糾葛。(網上截圖)

此紀錄片共分4集,每集約50至60分鐘不等,由首集以根據美國司法部資料顯示做引言,即2015年FIFA排名前15位的足協存在貪污、挪用公款和勒索等醜聞遭逮捕,去年美國司法部首次披露俄羅斯和卡塔爾為拿下世界盃舉辦權,曾利用黑錢換取選票。

而《紐約時報》記者本辛格(Ken Bensinger)亦參與了這部紀錄片製作,他的著作《國際足總貪腐》曾曝光FIFA的貪污醜聞,FIFA被描述為一個龐大的「犯罪組織」,其成員就像是置身於秘密花園當中。

當中牽涉了近代兩位FIFA前主席,一是夏維蘭治(Joao Havelange),另一位是布拉特(港譯白禮達、Joseph Sepp Blatter),前者在任24年,後者則17年,這樣的結果實在惹人疑竇。

卡塔爾如何成主辦國

紀錄片前半部從1970年代開始,講述國際足總內部如何滋養出一種低俗和貪婪文化的原因,並概述了FIFA的結構缺陷,並且讓少數人利用他們在選舉和世界盃選拔委員會中的不成比例影響力,讓觀者能清楚明白到一些重大的決策背後往往有些不正當的交易隱藏,而片中亦有一些不同年份的案例被提出來討論。

另外,片中後半部是探討卡塔爾究竟為何能成為2022世界盃主辦國?眾所周知卡塔爾沒有基礎足球設施來舉辦這樣大規模的世界足球賽事,而且夏季氣溫平均高達攝氏40多度,所以今屆亦是首次因為高溫而刻意改期到今年11月中才舉行。

▲ 卡塔爾為何能成2022世界盃主辦國,引來國際間多番黑金揣測。(iStock圖片)

片中也找來過往曾調查過FIFA醜聞的記者、律師和前國際足總大人物來談論這件事。透過他們的說法和論證,莫不令觀眾訝異到這些內部腐敗問題的「理所當然」性。

紀錄片沒妄下定論

紀錄片相當小心謹慎地沒妄下定論,盡量從比較和沒有利害關係的人物來做舉證,例如爆料人聲稱目睹的支出的第一手資料,這會讓觀眾相信這種事情發生的可能性,然後也呈現卡塔爾秘書長極力否認任何不當行為的畫面來作平衡。

▲ 首集以根據美國司法部資料顯示做引言,即2015年FIFA排名前15位的足協存在貪污、挪用公款和勒索等醜聞遭逮捕。(iStock圖片)

所以事實上此片並不是要去醜化卡塔爾,其中有不少內容與小道消息或許都只是謠傳,而是想透過2015年的貪污醜聞來看看這個國際知名組織,由當初幾個國家的熱心業餘足球協會為着「熱愛足球」的初衷在運作,於這百多年間成為推動足運的代表至尊組織,如今卻因着當中有些人以足球之名,把所有的好處都收入自家囊中,敗壞了美好的足球名聲,多麼可惜。

不過老實說,筆者對於運動涉及到政治手段和貪腐沒感到意外,只要有人、有錢、有商機、有權的地方就會有「貪婪」,具權力者尤甚,不管是不是FIFA。


huge-1280x853.png

17 11 月, 2022by itsupport0

國際清算銀行(BIS)在2015年至2022年期間,於95個國家及地區調查加密貨幣交易應用程式的日常使用情況,發現加密貨幣的新投資者,大多數是勇於冒險的年輕男性。報告指出,這批人目標旨在獲利,並非因為去中心化金融(DeFi),或有其他崇高想法而落場,但求「刀仔鋸大樹」以小博大。不過研究表明,投資比特幣的絕大多數人,無可避免地會輸錢。

去年全球2.2億人持有

當每枚比特幣的價格,升破兩萬美元(約15.6萬港元)時,約有73%用戶下載應用程式。經濟學家發現,這批加密幣應用程式用戶,超過四成為35歲以下男性。假設他們下載應用程式後,隨後幾個月都買入100美元比特幣,估計73%至81%投資者會損手。以投資總額900美元計算,虧損中位數為431美元(約3362港元),相當於手上資金縮水48%。

比特幣的全球供應量,上限最多僅2100萬枚。每枚比特幣的價格,從2015年8月的250美元,飆升至2021年11月歷史高位,即高達6.9萬美元(約53.82萬港元)。報告推算到2021年6月,全球超過2.2億人,手上持有加密貨幣,遠高於2016年的500萬人。

若以不同地區劃分,2015年8月至今年6月期間,大多數加密貨幣投資者,來自土耳其、新加坡、英國及美國。印度及中國的下載量最低,後者在每10萬用戶之中,只下載應用程式約1000次。隨着幣價持續上漲,手持10萬枚的巨額大戶,將趁高拋售貨源套現;跟風入市的小投資者,往往成為大戶的點心。


SME-Hero-施政報告2022還息不還本-2022-1020-1280x1087.jpg

20 10 月, 2022by itsupport0
【SMEhero|中小企新聞 】行政長官李家超今(19日)發表任內首份施政報告,當中繼續推出各項支援中小企措施,包括延長「還息不還本」安排,通過金管局「銀行業中小企貸款協調機制」,再次延長「預先批核還息不還本計劃」六個月至明年7月底,並優化本金還款選項,為企業日後逐步回復正常還款作好準備。
有關安排亦適用於「中小企融資擔保計劃」下的貸款;及延長政府費用寬減 – 由今年12月1日起,繼續減收非住宅用戶75%的水費及排污費,每戶每月寬減上限分別為20,000元及12,500元,為期八個月至明年7月底。另由明年1月1日起,繼續寬減現時適用於政府處所合資格租戶、地政總署轄下合資格短期租約及豁免書的75%租金和費用,為期六個月至明年6月底。
另外,不同基金資助額皆加碼:
「發展品牌、升級轉型及拓展內銷市場的專項基金」(BUD) – 每間企業累計資助上限由600萬元增至700萬元;
「中小企業市場推廣基金」(EMF) – 每間企業的累計資助上限由80萬元增至100萬元。
李家超提到,為支援港人港企在大灣區發展,駐粵經貿辦將設立專責推廣中心;貿發局亦會增設「GoGBA港商服務站」,落地至大灣區9個內地城市,並會在不同省市舉辦商務考察及培訓

SME-Hero-壓力測試-2022-0927-1280x720.jpg

28 9 月, 2022by itsupport0

金管局於(23日)向銀行發出指引,將物業按揭貸款利率壓力測試要求由現時的3厘,下調至2厘。有學者認為,相關措施可確保金融市場的穩定,同時緩和樓價跌勢;另有資深投資者指出,新措施可避免市場湧現「CALL LOAN」的情況。

香港大學房地產及建設系客席副教授張聖典認為,壓力測試要求由現時的3厘下調至2厘,可以抵禦金融市場一些不可預見的變化,以確保金融市場的穩定,屬於一個實事求事,適時制宜的做法。

他又表示,今次放寬壓力測試,有助幫助部分早前無法通過壓力測試、卻步買樓的準買家。他形容雖然是「無辦法之中的辦法」 ,但相信可以緩和樓價下跌的壓力。

中大莊太量:確保市民如常置業

至於中文大學經濟系副教授莊太量認為,新措施做法實屬正常,反映到金管局對加息的取態。因現時息口較早前高,壓力測試由3厘下調至2厘,可確保有更多人可以如加息前一樣如常置業。 又認為就算日後本港銀行加息2厘,估計壓力測試仍可足夠應付。

 


SME-Hero-中銀批逾500億貸款-2022-0927-1280x763.jpg

28 9 月, 2022by itsupport0
【SMEhero|中小企新聞 】中銀香港 (02388) 工商金融部總經理謝小玲表示,該行一直致力協助本地中小企應對疫情挑戰,並會全力配合及支持金管局與「銀行業中小企貸款協調機制」延長「預先批核還息不還本」計劃,以及香港按證保險有限公司延長「中小企融資擔保計劃」延遲償還本金的安排,以紓緩中小企的資金壓力。
她亦指出,該行今年初因應疫情發展進一步加大抗疫防疫金融服務支持力度,為中小企投入 500 億元的信貸資源,截至今年 8 月底已向超過 7,000 家中小企合共批出超過 500 億元的貸款,覆蓋貿易、零售、建造、飲食及服務等行業,未來亦將持續透過一系列金融支持措施及數字化銀行服務,與中小企攜手迎接疫情後經濟復甦 的機遇。

SME-Hero-工展會撐經濟-2022-0909-1280x720.jpg

10 9 月, 2022by itsupport0

工展會購物節今起一連4日在亞博館舉行,近來疫情升溫,不少參展商決定「賣大包」加大折扣及送贈品吸客,望中秋假期及消費券可帶動銷情,冀生意有10%至20%增長。

工展會今年第2年移師亞博館舉行,有約250個展商、350個攤位,產品低至1折發售,更會限時推5元產品。除了購物消費外,購物節另設有互動遊戲、親子工作坊、歌舞表演及抽獎活動等。

場內分有六大展區,包括「休閒食品區」、「健康養生區」、「生活家品區」、「服飾美容區」、「Go Mall主題館」及新增的「智能電子產品區」,各售賣參茸海味、食品飲料、家居電器、廚具、電子產品等。

因疫情關係,購物節展場範圍內不設試食。大會亦鼓勵參展商盡量以電子支付收款,以減少接觸及病毒傳播,僅設電子支付購票,入場費為10元。

主辦方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會長史立德表示,疫情反覆對籌備實體展覽帶來挑戰,大會將嚴格遵從政府防疫要求,預計今年銷售額將達八千萬元,吸引逾五萬人次到場。


SME-Hero-匯豐推全新400億貸款-2022-0831-1280x706.jpg

31 8 月, 2022by itsupport0

滙豐在8月22日宣佈推出全新400億港元貸款計劃,支援香港中小企應對短期的資金上的困境,從而把握投資機遇。

此計劃涵蓋現有及新商業客戶,計劃除提供融資及服務優惠,亦可獲新造分期貸款利息回贈。由2022年8月22日起至今年尾,客戶透過計劃成功申請分期貸款,可享2萬元利息及現金回贈,包括兩個月貸款利息回贈,最高為1萬元,以及於指定期間每增聘一位員工,可享1,000元現金回贈,最高可獲1萬元。

滙豐工商金融總經理兼香港及澳門主管方嘯表示,香港商界需放寬眼界於長遠的發展,投資於創新科技以及早轉型和增強效率,同時加快開發高端產品和服務,提升可持續發展。滙豐銀行會繼續以中小企業的銀行夥伴在業務增長的路上提供支援。


Open chat